课程长:初晓敏
课程团队:初晓敏、王璐、张晓晓
第一周:教研活动
时间:
地点:早期教育专业办公室
主题:确定教学内容、对教科研要求、布置近期工作
教研内容与过程记录:
(一)确定教学内容
1.明确本学期教学计划及开课进度;
2.明确对学生的作业及考试要求。
(二)教科研工作要求
1.每人阅读早期教育音乐素养学生要求等文献资料,撰写读书笔记;
2.本学期每人完成一篇教学论文,申报早期教育音乐相关研究课题。
(三)布置近期工作
落实课程的授课计划,修改完善课程标准。
附图:

第二周:教研活动
时间:
地点:早期教育专业办公室
主题:确定课程长、修订课程标准
教研内容与过程记录:
(一)确定课程长
1.经过个人报名及教学经验,大家选我作为本课程的课程长;
2.我进一步明确责任,要带领早期教育音乐综合素养团队成员进行较好的实践教学工作。
(二)修订课程标准
1.研讨确定课程在三个学期的具体教学范围;
对于弹唱、乐理、视唱以及表演唱等方面知识的教学程度。
2.成员对旧的课程标准进行了讨论,提出一些新的建议,最终确立了新的课程标准。
附图:

第三周:教研活动
时间:
地点:早期教育专业办公室
主题:针对学生在弹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
教研内容与过程记录:
(一)提出问题
学生在学习弹唱的过程中存在几项问题:
1. 学生只弹不唱
2. 注重旋律忽略指法
3. 忽视节奏的重要性
(二)讨论解决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强调唱的重要性
2.学习弹唱新内容时打好基础,教师巡视学生接受程度,并针对性开展个别教学
第四周:教研活动
时间:
地点:早期教育专业办公室
主题:线上资源建立与分享
教研内容与过程记录:
(一)线上资源梳理
1.这周所有的学生已经导入到此课程中,并且有了作业的布置与互动;
2.团队成员将自己上课时的教学资料上传至课程的“资料”模块,所有学生都可以随时打开资料进行学习。
(二)制定课程目录
1.讨论课程一级目录的内容选取;
2.确定一级目录的内容,并分工进行撰写。
附图:

第五周:教研活动
时间:
地点:早期教育专业办公室
主题:线上资源建立与分享
教研内容与过程记录:
(一)一周线上建课梳理
1.这周课程一级目录已经制定完成,随着课程的每天开展,学生在线上的互动与评论、观看资料等都有提升;
2.教学资料不断扩充,学生反馈良好。
(二)制定课程目录
1.讨论课程二级目录的内容选取;
2.确定二级目录的内容,并分工进行撰写第一个模块的内容。
附图:
第六周:教研活动
时间:
地点:早期教育专业办公室
主题:线上资源建立与分享
教研内容与过程记录:
(一)线上资源建立与分享
1.这周课程一级、二级目录已经制定完成,随着课程的每天开展,学生在线上的互动与评论、观看资料等都有提升;
2.教学资料不断扩充,学生反馈良好。
(二)制定课程目录
1.讨论课程三级目录的内容选取;
2.确定三级目录的内容,并分工进行撰写第二个模块的内容。
第七周:教研活动
时间:
地点:早期教育专业办公室
主题:研讨如何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教研内容与过程记录:
(一)探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我们三个通过讨论,认为课程中的整体内容要以一半理论加一半实践的形式开展,在理论方面,深挖弹唱歌曲作品中的文化要素,让学生通过音乐元素,了解作品中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精神等思政观念,从而形成思想道德的提升,进而找到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让学生具有发展成为新时代新青年的理想与追求。
(二)确定方案,开始执行
1.讨论在不同课程板块中加入哪些合适的课程思政内容;
2.确定思政内容,并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努力践行。
第八周:教研活动
时间:
地点:早期教育专业办公室
主题:探讨课程如何申报相关课题
教研内容与过程记录:
(一)共同探讨
1.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方向
通过一起探讨,找到了几个相关的课题方向,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选题中,选取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和“职业教育模块化、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两个方向;
2.根据我们团队的专业,初步确定选题
(二)分工合作
1.讨论选题的资源选取;
2.课后查找相应资料。

第九周:教研活动
时间:
地点:早期教育专业办公室
主题:探讨学生在学习视唱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教研内容与过程记录:
(一)共同探讨
1.提出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视唱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如只认旋律不认节奏;跑掉现象严重;音准与琴脱节等等
2. 讨论解决
教师教学要认真仔细,不能一带而过;
多听学生反馈,找出难点针对性教学
实行小组长制,好带差,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指导性练习
(二)调整视唱难度及范围
根据学生反馈,将视唱的难度及范围调整在一个升号以内
第十周:教研活动
时间:
地点:早期教育专业办公室
主题:关于学生节奏若干问题的讨论
教研内容与过程记录:
(一)共同探讨
1.提出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节奏方面问题较大,原因是学生零基础进校,第一学期学习基础打的不牢固,第二学期增加难度时暴露较多问题
(二)解决问题
课堂上教授时不留问题死角,当堂问题当堂解决。
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充分利用琴点时间巩固

第十一周:教研活动
时间:
地点:早期教育专业办公室
主题:关于学生钢琴指法若干问题的讨论
教研内容与过程记录:
(一)共同探讨
1.提出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钢琴指法方面一部分学生存在问题,手指乱飞、单指蹦、手型不对等等
(三)解决问题
课堂上教师充分示范,当堂问题当堂解决,讲解正确与错误手型。
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充分利用琴点时间巩固提升。
第十二周:教研活动
时间:
地点:早期教育专业办公室
主题:关于学生歌唱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的讨论
教研内容与过程记录:
(一)共同探讨
1.提出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歌唱时存在较多问题:
不敢唱、害羞、害怕心理较为普遍
声音放不开,音量小
表情、动作僵硬
(四)解决问题
增加练声时间,并多对学生进行示范与提问
对学生多加表扬、鼓励
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充分利用琴点时间巩固
第十三周:教研活动
时间:
地点:早期教育专业办公室
主题:关于学生表演唱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的讨论
教研内容与过程记录:
(一)共同探讨
1.提出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表演唱时存在较多问题:
不敢唱、害羞、害怕心理较为普遍
声音放不开,音量小
表情、动作僵硬
声音与动作并不能做到同步表演
(五)解决问题
增加练声时间,并多对学生进行示范与提问
对学生多加表扬、鼓励
多分享并观看相关课程资源
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充分利用琴点时间巩固
第十四周:教研活动
时间:
地点:早期教育专业办公室
主题:关于课程内容的选取教研一
教研内容与过程记录:
(一)共同探讨
本门课程没有非常针对性的教材,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自己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与指导。
(二)解决问题
选取《视唱与练耳一》、《儿童歌曲弹唱》等书籍中的合适内容进行教学
第十五周:教研活动
时间:
地点:早期教育专业办公室
主题:关于课程内容的选取教研二
教研内容与过程记录:
(一)共同探讨
本门课程没有非常针对性的教材,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自己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与指导。
(二)解决问题
增加了选取《儿歌精选》、《少儿钢琴》等书籍中的合适内容进行教学,以及分享相关弹唱与儿歌表演视频

第十六周:教研活动
时间:
地点:早期教育专业办公室
主题:关于复习内容的研讨
教研内容与过程记录:
划定复习范围,在课上进行查缺补漏
减少新知识的教学,增加学生课上练习时间,教师巡视,增加个别教学时间
第十七周:教研活动
时间:
地点:早期教育专业办公室
主题:关于考试方式的研讨
教研内容与过程记录:
考试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占百分之四十,包括日常考勤、检查作业、课堂表现三项。
期末成绩占百分之六十,视唱占比百分四十,随机抽取两条视唱题目;弹唱、表演唱占百分之六十。

第十八周:教研活动
时间:
地点:早期教育专业办公室
主题:关于考试的研讨
教研内容与过程记录:
随堂考试要保证公平公正对待每一名学生,不辜负每一位学生一学期的辛勤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