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听唱训练
开设系部:学前教育学院
课程学分:2
开设班级:2013级学前教育专业
任课教师:高建群 郑清 王璐 张晓晓 张晓艳 钟钰伟
二、课程目标
《视唱练耳》我们称之为基本乐科,它通过对各种音阶、音程等的视唱、听辩、听写练习,使学生在听、学、唱、写过程中接触到各种节奏风格,不同时代和声风格等丰富内容,是学习音乐的必须课程,是走进音乐世界的必由之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音乐语言诸要素,提高对音乐的表现与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五线谱固定唱名法和简谱首调唱名法进行教学,从简单节奏到复杂节奏,从简单听写到多声部听写,从自然音级视唱到变化音级视唱,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学生记谱教学,强调视唱练耳教学与学前专业音乐学科学习的密切关系,指导学生多唱、多听、多练、多奏等各种练习。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特点及要求,第一学期的教学更加注重视唱方面的学习训练,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包括对音程关系和节奏型的认识和运用。适量布置课外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进行阶段性考查,每五周一考查,考查内容为所学过的视唱曲目。
四、教学内容
视唱练耳教学内容及方法
1.视唱训练
视唱是一门综合性的技能训练,是积累音乐语汇和音乐听觉经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视唱在视唱练耳课中处于中心地位。视唱除了发展听觉和提高读谱能力外,还必须利用内在音感,来纯正而富于表情、正确而流畅地演唱。
视唱时一定要做到“口唱”、“耳听”、“脑想”、“心记”、“手划拍”。通过唱。加强自己对音高的记忆能力;通过听。提高自己对音高的分辨能力;通过想。培养集资内心音高想象力及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划拍。准确唱出各单位拍的时值及音值组合,并增强乐感。
视唱训练的步骤:
(1)练习击拍、挥拍。
(2)音阶练习。
(3)调内音程构唱。
(4)变化音的视唱训练。
(5)视谱唱词的训练。
2.单音训练
单音训练是音乐技能基本知识获得的基础。单音训练的目的是首先要强化学生对音高的听辨及模唱能力,为今后的音程训练、和弦训练等提供依据、条件。
单音训练的步骤:
(1)中、高、低、音区的基本音级的模唱(用唱名或用“la”字轻唱),然后听记出弹奏的音高。
(2)加入变化音级单音的模唱、听记。
(3)基本音级的默唱、构唱。
(4)加入变化音级的默唱、构唱。
(5)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音与音之间由二、三度渐渐进入到七、八度。
3.节奏听写训练
节奏与节拍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节奏可以喻为旋律的骨架,节拍可喻为旋律的脉搏。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音乐发展的力量源泉。在音乐中节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节奏与节拍训练的目的是发展速度感、节拍感和正确领会音值的相互关系,强化视觉、听觉和记忆的联系。
节奏训练步骤:
(1)节拍训练感受强弱规律。
(2)掌握各种常用的节奏型,强化节奏单词。
(3)培养会认、会读、会听、会写的能力。
会认:认识不同节奏型的基本形态及其时值比例关系。
会读:用手拍或口读(用da)做出其音响。训练时口读节奏,手打节拍(为节奏听写作准备);手打节奏,口读节拍(为节奏模仿作准备)。
会听:正确听出各种节奏型。
会写:能用正确的记谱法和节奏型简写法迅速记录出各种节奏型。
(4)在视觉指导下进行节奏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
(5)听记万众的节奏短句。
(6)多声部节奏训练及较难节拍训练。训练
4.旋律听写训练
是视唱练耳课程的又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在听到一句或几句旋律之后,能在五线谱上把它记写下来。学习目的是训练音高感、节奏感等多种音乐感觉,增强音乐记忆,练习记谱等多种能力。旋律听写应与视唱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这样既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又可作为检验学生所学内容掌握的程度的标准。
旋律听写训练步骤:
(1)准备练习抄谱。就是选用一些不太长的曲谱,照抄在五线谱上,这是为了锻炼写谱能力。
(2)准备练习默谱。就是先背一些短小的、简单的旋律,然后默写在五线谱上。这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想”与“写”脱节的问题。
(3)基本节拍、节奏的训练(强调培养学生各类节奏型整体感觉)。
(4)较复杂节奏的训练(节奏感的进一步训练)。
(5)变化音的训练(训练时从调性的感觉上分清哪些是调式自然音,哪些是变化音)。
五、课程进度
本课程学制两学期,每学期15周,共30学时,每学期2学时/周。
授课时间 |
授课类型 |
授课内容 |
第三周 |
讲授,实训 |
识谱,学习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听唱C调音阶。作业第一课1—10条 |
第四周 |
讲授,实训 |
检查作业。进行二度内单音、节奏练习、旋律听记练习。作业第一课11—16条,12、15条背唱。 |
第五周 |
实训,考查 |
检查作业。进行二度内单音、节奏练习、旋律听记练习。作业第二课1—6条。节奏练习。 |
第六周 |
国庆放假 |
第七周 |
讲授,实训 |
检查作业。进行二度内单音、节奏练习、旋律听记练习。作业第二课7—13条。 |
第八周 |
教授、实训 |
检查作业。进行二度内单音、节奏练习、旋律听记练习。作业第二课14—18条。14、15、18条背唱。 |
第九周 |
教授、实训 |
检查作业。进行三度内单音、节奏练习、旋律听记练习。作业第三课9—15条。 |
第十周 |
教授、实训 |
检查作业。进行三度内单音、节奏练习、旋律听记练习。作业第三课17—21条。17条、21条背唱。 |
第十一周 |
教授、实训 |
检查作业。进行三度内单音、节奏练习、旋律听记练习。考查第三课。 |
第十二周 |
教授、实训 |
检查作业。进行三度内单音、节奏练习、旋律听记练习。作业第四课1—7条。 |
第十三周 |
教授、实训 |
检查作业。进行四度内单音、节奏练习、旋律听记练习。作业第四课8—11条背唱。 |
第十四周 |
教授、实训 |
检查作业。进行四度内单音、节奏练习、旋律听记练习。作业第四课12—18条,16条背唱。 |
第十五周 |
教授、实训 |
检查作业。进行四度内单音、节奏练习、旋律听记练习。考查第四课。
|
第十六周 |
教授、实训 |
检查作业。进行四度内单音、节奏练习、旋律听记练习。作业第五课1—10条。 |
第十七周 |
教授、实训 |
检查作业。进行四度内单音、节奏练习、旋律听记练习。作业第五课11—19条。 |
第十八周 |
教授、实训 |
复习 |
|
|
|
六、要求学生达到的程度水准
通过对学习视唱、节奏听记和简单的旋律听记练习,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如遇到没有谱子的简单歌曲或者乐曲时,能够准确的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达到自主地学习新歌曲的能力。本课程的学习是为了使学生在没有任何乐器和别人的帮助下,能够独立的对一首歌曲或者是乐曲达到熟练的、准确的视唱下来,并且对歌曲达到准确无误的填唱歌词。通过对节奏的练习可提高学生脑、口、手、脚的协调性,达到在同一时间里完成各自不同的分工,锻炼学生身体协调性。
七、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求
对于视唱,能把比较简单的视唱曲目通过自己独立的学习能够大体上达到准确的音准和节奏。对于听记,通过学习能对四度以内的单音听记、简单的节奏听记准确掌握。
针对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音乐能力和基础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学生在中学时就学过,基础比较扎实,而有的学生就从来没有接触过音乐知识,所以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的程度差异,具体分析,给学生一个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价。
八、考核方式
成绩考核分出勤率(10%)、阶段性考查(30%)和期末考试(60%)三部分。
本次期末考试主要以视唱为主,每位学生都是现场抽取一条视唱。
1.考核范围
视唱书:
(1)P155——P162随机。
(2)手抄视唱曲20首。
2.考核方式
(1)在给定的考试范围曲目内,随机抽取一条视唱。
(说明:视唱之前给其视唱曲的第一个音的固定音高)
(2)提前2人抽签准备。
|
3.评分标准
90—100分:节奏、音准准确无误,有音乐表现力。
80—89分:节奏、音准有1-2处错误,演唱基本流畅、完整。
70—79分:节奏、音准有3-5处错误,演唱基本完整。
60—69分:节奏、音准有6-9处错误,演唱不流畅,但能基本完成。
60分以下:节奏、音准多处错误,不能独立完成演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