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壮壮爱吃肉

作者: 时间:2010-01-07 点击数:

2008级学前教育五班沈忱

指导教师:杨世诚

壮壮是个胖胖的小男孩,长得很精神,圆嘟嘟的样子特别惹人喜爱。但他有个坏习惯,吃饭的时候只爱吃肉不爱吃蔬菜。在幼儿园用餐的时候只要看到丁点菜叶便嚷嚷着难受,老师劝他吃菜他就做出很痛苦的样子,叫人束手无措。

在幼儿园吃鸡腿是壮壮最期待的事情了,当厨师叔叔拿了一大桶鸡腿来班里的时候,壮壮总是会兴奋的从板凳上站起来拍着手一直说:“叔叔好!谢谢叔叔!我最爱吃鸡腿啦!”然后美滋滋的品味着鲜嫩多汁的鸡腿,偶尔还会来上一两句评价。壮壮说吃鸡腿的时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了,显得特别满足。但若是吃青菜的时候,情况却恰恰相反了,老师给他盛菜他便神情沮丧的趴在小桌上求老师少给他一点,还愁眉不展的自言自语道吃青菜会吐的,往往是汤都喝完了菜还一点没碰。老师要是强制性的让他吃菜,他会很不情愿的把菜塞到嘴里咀嚼几下就立刻就痛苦的吐掉。壮壮说,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吃绿色蔬菜了。

老师从壮壮的家长那里了解到,因为父母工作忙,壮壮一般都是由爷爷奶奶带,壮壮爷爷特别喜欢给壮壮做美味的排骨、鸡腿、大虾什么的,时间久了,壮壮就养成了好吃肉不吃菜的坏习惯。对此,老师建议壮壮一日三餐都在幼儿园吃来纠正他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壮壮最初有些不乐意,到了用餐时间就说爷爷做的饭菜如何的好吃,但见其他小朋友都在吃饭他倒也乖乖的吃了起来,不过面前的哦蔬菜还是一口没动。这时王老师走到他身边,问壮壮怎么不吃菜,壮壮皱皱眉头小嘴一撅说不喜欢吃就没吃。王老师停了一下,接着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要求壮壮把盘子里的菜吃掉,而是蹲下来微笑着问他:“壮壮有没有什么喜欢的小动物啊?”“嗯,小狗、小兔子、小猴子,还有大老虎!哈哈哈!”“哦,壮壮喜欢小兔子呐,小兔子蹦蹦跳跳真可爱,蹦呀蹦呀就蹦到壮壮的小肚肚里。”说着去挠壮壮的痒痒,逗得壮壮一阵笑。王老师接着说:“壮壮知不知道小兔子喜欢吃什么呀?”“小兔子喜欢吃萝卜!喜欢吃青菜!”“那小兔子现在饿了,蹦不起来了,壮壮是不是该吃点菜呢?这样小兔子才能吃饱呀对不对?”“哦,是呀。”“好啦,壮壮好好吃饭吧!”王老师又笑着摸了摸壮壮的头,壮壮如有所思的点点头,然后乖乖的端起盘子认真的吃了起来。

“蹲下来说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这是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的日常教育中所遵循的原则之一。像壮壮这种挑食的问题,换做别人可能早就失去耐心转而强制性的要求幼儿进食了,这样非但不能帮助幼儿纠正不良习惯,反而会对幼儿的身心造成无形的伤害。而像王老师这样把教育的话形象的说则会事半功倍。在教育上,我们应该相信“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有结果必有道理更有价值。”因为教师于幼儿的沟通时双向的,具有互动性,这样才能有效果。如果说一味的说教可能收效甚微,但是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用心去关爱,用爱去教育,结果则是令人欣喜的了。

而在教学方面,应该充分了解幼儿的特点,包括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语言等。语言是师生之间交流感情的重要工具。教师能用儿童的语言进行教学,学生就感到亲切,是真正生活在他们之中,很愿意接近老师,喜欢这样的老师给他们上课。而这点正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另外,教师讲解示范和指导学生活动时,讲解的语言也要从儿童的特点出发,要形象化。幼儿年龄小,对抽象的术语不易理解,而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比喻或儿歌进行教学效果较好。如高抬腿跑,动作很难掌握,要领又难理解,练起来较枯燥。不妨编成儿歌“一腿高抬要屈膝,一腿伸直快蹬地,手臂弯曲自然摆,眼看前方挺身体,前倒后仰不可以,跑起步来象小马”,并边示范、边说明儿歌意思,突出“小马”的形象。小朋友们练起来既兴趣足,又记得牢、学得快。形象化的语言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之,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应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教育,用爱去关怀,一切为了孩子,才能让教育更有效果,才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版权所有: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36-3279013 0536-3277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