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阳 2008级学前教育6班
指导教师:杨世诚
在暑假实习的时候,我遇到了这样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
有一天午睡起床后,孩子们都像往常一样安静而有序地整理着衣物。忽然,一阵哭声传来。我循声看过去,原来是园园在哭。
我向园园走过去,只见园园边哭边说:“把它拿走!把它拿走!”“把什么拿走?”我不解的问。“就要把它拿走!”园园仍闭着眼睛哭着说,并下意识地将头扭向右边,不往左边看。园园究竟要把什么拿走呢?我带着疑惑搜寻活动室地每个角落,目光停在了离园园床比较远的一面墙上,墙上贴着我们在中午刚做好的两只大老虎的图案。它们的形象确实有些夸张。
“是把它们拿走吗?”我指着墙上的老虎问园园。
“是!把它们拿走!”园园肯定地回答。
“它们是什么?为什么要拿走啊?”我问。
“它们是老虎,我不喜欢。”
“为什么不喜欢?”
“它们长得丑!”
“你看,它们头上有个大大的‘王’字,身上还有条纹,多威风,多好看呀!怎么会丑呢?”
“它们就是丑!我不喜欢它们!”
我明白了。园园并不是因为老虎丑,而是因为害怕。于是,我又问:“那它们是真的还是假的呀?”
“是假的!”园园很明确地回答。
“宝贝,别怕!既然是假的,那我们就去摸摸它吧!”说着,我就抱着园园向那两只“大老虎”走去。
当我带着园园伸手摸到老虎时,园园的情绪平静多了,并高兴地告诉我:“是假的!”
我接着问道:“那现在还怕吗?”
园园笑着摇摇头说:“不怕了!”
园园是个比较胆小的孩子,但她在与我对话中始终没有正面回答是因为害怕而要拿走墙上的老虎,只是说“不喜欢”“老虎丑”。其实,园园潜意识里还是觉得让别人知道自己胆小是很难为情的。
要帮助园园克服害怕的心理,就应该让她去面对,去证实。她所害怕的东西其实并不可怕。我抱她去摸“老虎”就是出于这个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园园从根本上消除害怕心理,并且今后再遇到类似的事件时,她也会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能以同样的方式去克服面临的情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