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峻节 (2008级学前教育六班)
指导教师:杨世诚
暑期实习期间,我在幼儿园感触到很多东西。其中一件事让我有了颇多思考。
我所在的班级的厕所有一扇窗户,每次小朋友进去上厕所,我都要拉上窗帘,总觉得很麻烦。于是我在窗户上贴了一层不影响光线的纸,既方便也不影响美观。可是才贴上两天,那层窗户纸的一角就被挖出一个大大的洞。就如同窗户上长了一只眼睛一样。我心想肯定是哪个调皮的孩子干的。于是,我不动声色的观察起每个去上厕所的孩子的举动。
一天,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去厕所小便。当其他孩子都离开时,林林和洋洋仍然逗留在厕所里,没有丝毫要离开的意思。是什么让他们流连于厕所不愿离开呢?我决定看下去。只见他俩头挨着头,肩挨着肩凑在窗户旁,四只眼睛正从窗户的“眼睛”往外看呢,一边看一边还窃窃私语着。
林林:“你看,这棵枇杷树上的枇杷好多呀!又变黄了呢,而且才两天又长出好多小枇杷了。”
洋洋:“是呀,枇杷树妈妈的本领真大,生下这么多小宝宝。”
林林:“不好!那个大枇杷好像被小鸟啄过,你看上面还有一个小洞洞呢。”
洋洋:“那该怎么办呢?要是小鸟再来吃的话,那枇杷树上的枇杷不是一个都没有了吗?”
林林:“那我们每天都来看护它们吧!如果再有小鸟来的话,我们就去把它们赶走,怎么样?”
洋洋:“好啊好啊。”
······
现在我明白了,原来窗户上的“眼睛”是琳琳和洋洋的杰作。窗户外有棵枇杷树,是他们所关注的事物,尽管我用贴纸挡住了他们的视线,但他们对枇杷树的关注程度却依然如故。无奈之下他们只有悄悄的给窗户挖出一个“眼睛”来。我突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只顾自己图方便,却挡住了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于是,我悄悄走过去,拍拍他俩的肩膀,假装生气的说:“你们这两个小家伙,在这里干什么呢?还不快出去,大家都等着做游戏呢!”听我这么一说,两个孩子互相笑着跑出去了。看着他们跑出去的背影,我迅速的把贴在窗户上的纸给撕了下来。没有贴纸的窗户忽然变得明亮起来。窗外的枇杷树也显得更为浓郁了,尤其是那一个个小巧玲珑的枇杷都好像咧着嘴笑呢!
从那以后,孩子们经常喜欢趴在窗户前热烈讨论。他们观察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树上有两只小虫,好像在玩追逐游戏;在看不清的树干上有蝉在唱歌;树叶的影子在地上一块一块的,像是被切开了一样······我突然感觉,这是孩子们的眼睛更亮了,嘴巴更伶俐了,思维也转的更快了。听着孩子们的讨论,我也满足的笑了。